慢性盆腔疼痛一般治療
一、藥物治療
1.用藥原則
單一用藥往往難以取得理想效果,多采用聯(lián)合用藥。應特別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,經(jīng)常檢查藥物的反應,盡量減少藥物的種類和劑量,以減少副反應和費用。
2.常用的藥物介紹如下
(1)止痛藥:
1)分類:包括非甾體抗炎藥(NSAIDs),NSAIDs和作用較溫和的麻醉劑的復合劑以及純麻醉劑。
2)不良效應:NSAlDs具有胃黏膜損傷和腎損害的副作用,而麻醉劑的成癮性更令人擔憂。
3)耐受性:但當耐受性比較好時。
4)療效:三種藥物對合適的患者(可自覺控制用藥,無藥物濫用史者)均可獲得良好的療效。
(2)抗抑郁藥:
約半數(shù)的慢性疼痛患者合并抑郁。
作用:抗抑郁藥不僅可對抗抑郁情緒,還有機制未明的鎮(zhèn)痛作用。抗抑郁藥用于慢性疼痛的療效并不十分可靠,但由于可作為麻醉藥的替代品且不易被濫用、依賴性低的優(yōu)點而被廣泛應用。
(3)器官特異性藥物:
治療CPP的過程中,針對胃腸癥狀,膀胱刺激癥狀和骨骼肌肉痛等,還需熟悉解痙藥,肌松藥等的使用方法。
但也可請??漆t(yī)生會診,指導用藥。對于性功能障礙的患者,還需要指導外用陰道潤滑劑等方法。
(4)其他藥物:
醋酸甲羥孕酮(安宮黃體酮)可通過抑制卵巢功能減少盆腔充血,以緩解相關疼痛。
GnRH-a已被建議用于鑒別婦科原因和非婦科原因的疼痛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它對腸激惹綜合征也有緩解作用,可能是降低血清松弛素的緣故。
3.手術方法
大致有3種基本的手術方法用于治療CPP:
?、偾谐梢姷牟≡?,恢復解剖,尤其是腹腔鏡手術;
?、谇谐枨慌K器;
?、凵窠?jīng)去除術。
總的現(xiàn)狀是針對各種術式均缺乏廣泛的、規(guī)范化的研究,臨床醫(yī)生需謹慎接納相關結論。
4.腹腔鏡治療
慢性盆腔痛的腹腔鏡手術治療應根據(jù)其具體情況來定,常見以下手術方式:
?、僬尺B松懈術:
腹腔鏡下粘連松解是治療慢性盆腔痛的一種有效方法,它可以在直觀下用電凝、電切、激光、氬氣等方法將粘連分離,絕大多數(shù)粘連均能成功分離。腹腔鏡粘連松解術能使80%以上的慢性盆腔痛癥狀消失或緩解。
?、?a >子宮內(nèi)膜異位癥手術:
在腹腔鏡可看到病變呈典型的藍黑色、棕黑色、棕色、紅色斑點或斑塊或卵巢形成巧克力囊腫,有時病變?yōu)椴坏湫偷哪罨蛐鯛钫尺B帶。
一般肉眼可確診,可疑者需取活檢行組織學診斷。
治療方式:取決于病灶的部位和大小。
對于較大的病變,汽化或切除均有幫助,但直徑5mm以上者最好還是切除更為徹底侵及膀胱或腸管的子宮內(nèi)膜異位癥,如病變體積較大或浸潤較深時,應請外科醫(yī)生協(xié)助解決。
?、圩訉m骶骨神經(jīng)切除術、骶前神經(jīng)切除術:
子宮骶骨神經(jīng)切除術是比較容易的手術。
?、芨骨荤R子宮切除術:
腹腔鏡下子宮切除已成常規(guī)手術,技術要求不復雜,可根據(jù)病人具體的情況實施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(LTH)、腹腔鏡輔助的陰式子宮切除術(LAVH)、腹腔鏡下筋膜內(nèi)子宮切除術(LIH)、腹腔鏡下次全子宮切除術(LSH)等。
就治療粘連性病變而言,腹腔鏡的療效要優(yōu)于開腹手術。盡管缺乏二次探查的證實,幾項通過治療盆腔粘連來緩解疼痛的臨床研究結果還是鼓舞人心的,疼痛緩解率為65%~84%。
5.心理治療
對沒有明顯器質性病變,但有心理障礙的患者應進行心理治療??蓮暮唵蔚姆椒ㄩ_始,如從教育和消除疑慮入手,逐步進行特殊的心理治療技術,如放松療法、認知療法、支持療法、催眠術等。
?。?)認知療法:
主要著眼點是放在病人主觀認識問題上,通過病人對己、對人或對事物的看法與態(tài)度的改變,使所出現(xiàn)的心理問題得到改善。認知療法在臨床上適用于因抑郁癥引起CPP的患者。
?。?)放松療法:
對于應付緊張、焦慮、不安、氣憤的情緒與心境較為合適,可以幫助病人振作精神、恢復體力、消除疲勞、穩(wěn)定情緒。包括肌肉放松訓練、想象性放松及深呼吸放松法。
6.其他療法
1)理療:
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止痛方法,其中經(jīng)皮電神經(jīng)刺激單元(TENS)和生物反饋法的療效較為顯著。經(jīng)陰道TENS可能對盆腔肌肉組織和內(nèi)臟產(chǎn)生有益的刺激而獲得令人鼓舞的止痛效果。
2)生物反饋法:
對于頭痛的療效較好,對CPP的直接效果尚缺乏資料。但在生物反饋治療期間,最易于建立相互信賴的醫(yī)患關系,這往往比治療本身更有意義。
3)按摩:
對合并骨骼、肌肉疾病的患者常能產(chǎn)生較好的療效。有人采用陰道內(nèi)按摩法,對緩解CPP有一定療效。
慢性盆腔疼痛辨證論治
二、慢性盆腔疼痛中藥治療
慢性盆腔炎以濕熱型居多,治則以清熱利濕。
1、活血化瘀為主,方藥用:丹參18g、赤芍15g、木香12g、桃仁9g、金銀花30g、蒲公英30g、茯苓12g、丹皮9g、生地9g。痛重時加延胡索9g。
2、寒凝氣滯型:治則為溫經(jīng)散寒、行氣活血。常用桂枝茯苓湯加減。
3、氣虛型:加黨參15g、白術9g、黃芪15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