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腦包蟲病,別名轉圈圈瘋,別名雙頭蚴病,是雙頭絳蟲的稚蟲——雙頭蚴內寄生在羊腦或脊神經內造成腦炎、腦膜炎及一系列腦出血癥狀,乃至身亡的比較嚴重的一種寄生蟲感染。該病一年四季均能產生,但多發(fā)性于春天。關鍵損害2歲下列幼年期羊。那麼羊腦包蟲怎么治療呢?

醫(yī)治
醫(yī)治這一病的方式非常復雜,要依據蟲體所屬的位置執(zhí)行外科手術治療,張口后,先用注射器吸出來贅物液體,使囊體變小,然后詳細地切除蟲體。
用藥治療能用吡喹酮,病羊50mg/KG,并用5天;或按70mg/KG并用3天。這一病能影響到羊的頭部,應積極主動防止。定期給狗開展除蟲,用硫雙氯酚,0.1克/KG休重;或氫溴酸檳郎素,1.5~2mg/KG,包在食材內喂服。
除蟲期內將狗拴養(yǎng)1周,并將排泄物掩埋或燒毀。平常要維護好飼草、飲用水,避免犬在草叢里上臥睡而環(huán)境污染。

病癥
裂頭蚴內寄生在人的大腦前側,病羊則往前直跑,直到頭上在墻面上,頭往往后仰;如在腦顱,則向倒退;如內寄生在人的大腦后側則頭彎向反面;內寄生在丘腦,則羊四肢筋攣,人體不可以保持穩(wěn)定;內寄生在脊神經,主要表現腳步不穩(wěn),乃至造成后腿麻木,病羊食欲不佳,乃至消退,因為不可以一切正常飼喂和歇息,休重慢慢緩解,明顯削瘦、衰微,經常在多次發(fā)病后或陷入惡液質時身亡。

病源
腦雙頭蚴呈囊泡狀,囊內填滿全透明的液體,表層為一層角質層膜;囊的子宮內膜上約有100—250塊頭節(jié);囊泡的尺寸從扁豆大到生雞蛋大。雙頭絳蟲若蟲呈平扁帶條狀,蟲身長為40—80公分,有200--250個節(jié)片;頭節(jié)上面有4個玻璃吸盤,頂突上面有幾圈角質層小鉤(約22—32個小鉤);完善節(jié)片呈正方形;孕卵節(jié)片內帶有填滿幼蟲的孑宮,孑宮兩邊都有18—26個側支。
內寄生在狗等肉制品獸結腸內的雙頭絳蟲的孕卵節(jié)片,隨排泄物排出來,當牛等反芻動物吞噬了幼蟲之后,卵內的六鉤蚴隨血液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抵達寄主的頭部,經7—8月生長發(fā)育變成雙頭蚴;當狗等肉制品獸吃到牛等小動物腦中的雙頭蚴后,稚蟲的頭節(jié)吸咐在結腸粘膜上,生長發(fā)育為若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