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吳茱萸是一種溫利中藥,具有辛、苦、熱、微毒的特點(diǎn),可歸于肝、脾、胃、腎經(jīng)。酒吳茱萸有散寒止痛、疏肝降逆、助陽(yáng)止瀉的作用。酒吳茱萸在臨床上主要用于寒疝腹痛、痛經(jīng)等寒滯肝脈引起的痛證;也可用于嘔吐吞酸等病癥,比如脾腎陽(yáng)虛引起的泄瀉等。
酒吳茱萸可以治療以下幾種病癥,臨床上常用到:
1、酒吳茱萸可用于治療寒滯肝脈的痛證。該藥物具有疏肝解郁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在臨床上用于治療肝寒氣滯諸痛。用小茴香、川楝子等藥物配伍治療寒疝腹痛,如桂枝、桂枝等;在治療沖任虛寒、瘀血阻滯所致痛經(jīng)的病人時(shí),常配伍溫經(jīng)湯等藥物,例如當(dāng)歸、川楝子等。對(duì)于寒濕郁結(jié)、腳氣腫痛的病人,可配伍檳榔、木瓜等藥物,如雞鳴散。
2、酒吳茱萸還能引起嘔吐吞酸的癥狀。本品有溫中散寒,樹干降逆止嘔的作用。對(duì)于肝火犯胃、肝胃不和而引起嘔吐吞酸的病人,常配伍黃連,如左金丸;在治療胃寒嘔吐的病人時(shí),可以配伍半夏、生姜等藥物。
3、酒吳茱萸也能起到五更泄瀉的作用。該藥具有溫脾益腎、助陽(yáng)止瀉的作用,可用于治療脾腎陽(yáng)虛、五更泄瀉,還可配伍補(bǔ)骨脂、肉豆蔻、五味子等藥物,比如四神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