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膿液或分泌物涂片檢查 去皮膚膿液或者鼻腔分泌物涂片后作亞甲藍(lán)、吉姆薩、瑞特等染色,可見兩極濃染的桿菌,但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染色也呈陽性,故此方法無法鑒別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與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。
2.培養(yǎng)檢查 接種培養(yǎng):將病菌接種于豚鼠,待豚鼠病發(fā)死亡,取膿汁作細(xì)菌培養(yǎng)分離檢查,可獲得陽性結(jié)果。血液培養(yǎng):伴有敗血癥者,可獲陽性結(jié)果,一般患者陽性率不高。
3.免疫學(xué)檢查 血清可作血凝及補體結(jié)合試驗,血凝試驗敏感性較高,效價在1∶640以上才有診斷價值,補體結(jié)合試驗特異性較強,但操作麻煩,效價>1∶20才有參考意義。目前較為簡便的固相補體結(jié)合試驗已用于檢查,對照孔與試驗孔溶血環(huán)直徑差在6mm以上者,判為陽性。鼻疽菌素皮內(nèi)試驗:將鼻疽菌素作1∶1000稀釋后,取0.1ml注入前臂皮內(nèi),經(jīng)24~48h,于局部出現(xiàn)紅腫現(xiàn)象為陽性反應(yīng),常在病程4周內(nèi)呈陽性反應(yīng),可持續(xù)數(shù)年。近來應(yīng)用新的鼻疽檢驗方法,如間接乳膠凝集試驗、對流免疫電泳試驗、斑點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試驗、單擴散溶血試驗、熒光抗體試驗和基因探針法等,但國內(nèi)尚未廣泛應(yīng)用。
4.輔助檢查 急性肺部感染,胸部X片或CT檢查可見大葉性肺炎或局限性密度增高影。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